环境温度和湿度对邵氏硬度计的检测结果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在进行精确测量或对比数据时,必须加以考虑。
总的来说,温度的影响远大于湿度,但两者都会通过改变被测材料的物理性质来影响最终读数。
以下是详细的影响分析:
温度变化会直接影响被测材料的分子链段活动能力和结晶度,从而改变其硬度和弹性模量。
对橡胶、弹性体等非金属材料的影响(最为显著)
温度升高:材料分子链运动加剧,材料变软,弹性增加。这会导致邵氏A型或D型硬度计的压针压入更深,从而使硬度测量值偏低。
温度降低:材料分子链活动能力减弱,材料变硬,弹性降低。这会导致压针压入深度变浅,从而使硬度测量值偏高。
影响程度:对于许多橡胶来说,温度每变化10°C,邵氏A硬度值可能变化约 0.5 ~ 2 HA(具体变化率取决于橡胶的种类和配方)。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偏差,足以导致对产品合格与否的错误判断。
对塑料的影响
热塑性塑料对温度也很敏感,其原理与橡胶类似,温度升高会导致材料变软,硬度值降低。
对于刚性塑料(常用邵氏D测量),温度的影响同样存在,但可能不如对橡胶那么剧烈。
对硬度计本身的影响
虽然现代硬度计的弹簧和机械结构由温度稳定性较好的材料制成,但极端的温度变化仍可能引起金属部件和弹簧的微小热胀冷缩或弹性系数的变化,从而引入误差。不过,这个影响通常远小于对样品本身的影响。
湿度的影响相对间接和复杂,通常小于温度的影响。
吸湿性材料:对于尼龙(PA)、聚氨酯(PU)等容易吸湿的材料,湿度的影响非常关键。
湿度高:材料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起到“增塑剂”的作用,使分子链更容易移动,导致材料变软,硬度测量值降低。
湿度低:在干燥环境中,这些材料会脱湿变硬,导致硬度测量值升高。
非吸湿性材料:对于大多数橡胶、聚烯烃(如PP, PE)等不吸湿的材料,湿度本身对材料硬度几乎没有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高湿度环境可能在样品表面形成一层看不见的水膜,理论上可能改变压针与样品表面的摩擦力,但这种影响微乎其微,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确保邵氏硬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和可比性,必须严格控制测试环境。
国际和国家标准(如ISO 7619-1, ASTM D2240, GB/T 531.1)都对测试条件做出了明确规定:
标准实验室环境:通常规定温度为 (23±2)°C,相对湿度为 (50±5)%。
试样状态调节:样品在生产出来后,其内部结构和应力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稳定。标准要求样品在测试前,必须在标准实验室环境下放置至少16小时(通常为24小时),这个过程称为“状态调节”。这对于消除加工应力和使温湿度均衡至关重要。
直接在温控环境下测试:样品状态调节后,应立即在标准环境下进行测试。如果无法在标准环境下测试(例如在线检测),则必须记录实际的温湿度,并意识到数据可能存在偏差,需要根据材料的温湿度系数进行修正(如果已知)。
对比数据的前提:任何有意义的硬度数据对比,都必须在相同或相近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否则,对比结果没有意义。
结论:
温度升高会使材料变软,导致邵氏硬度值降低;温度降低则使材料变硬,导致硬度值升高。湿度主要对吸湿性材料有影响,湿度高会使其变软,硬度值降低。
因此,在进行邵氏硬度测试时,务必遵循“状态调节”和“标准环境测试”两大原则,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环境温湿度,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出自广州兰泰仪器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关于兰泰仪器资讯,请点击:www.landteknet.com.cn,24小时热线电话:13794373895或020-81503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