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测厚仪测量试样厚度时要考虑这些事项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5-06-09
0
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试样厚度时,需注意以下关键事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测量前的准备

1. 仪器校准

  • 校准必要性:开机后需使用标准试块(如已知厚度的光滑钢板)进行校准,确保仪器零点和精度准确。

  • 温度补偿:若试样温度与校准温度差异较大(如高温或低温环境),需启用仪器的温度补偿功能或重新校准。

2. 试样表面处理

  • 表面清洁:去除试样表面的油污、锈蚀、涂层、焊渣等杂质,确保探头与表面紧密接触。

  • 表面平整:打磨粗糙表面(如铸造件)至粗糙度≤6.3μm,避免凹凸不平导致超声波散射或耦合不良。

  • 曲率修正:测量曲面(如管道、容器)时,需使用适配的曲率探头或进行曲率修正(可通过公式或查表补偿)。

3. 耦合剂选择与涂抹

  • 耦合剂类型:根据试样表面状态选择合适的耦合剂(如机油、甘油、水玻璃、黄油等),避免空气介入导致声能损失。

  • 涂抹要求:涂抹量适中,确保探头与试样间无气泡,厚度均匀(约 0.1~0.3mm)。

二、测量过程中的操作要点

1. 探头选择

  • 频率匹配:常规材料(如钢、铝)选用 2~5MHz 探头;薄材料或高衰减材料(如塑料、陶瓷)需用更高频率(如 10MHz)。

  • 直径适配:小直径探头适用于狭窄区域或薄壁件,大直径探头可提高声能集中度(需结合试样尺寸选择)。

2. 测量方式

  • 多次测量:在同一区域选择 3~5 个测点,取平均值以减少偶然误差(如材料不均匀性影响)。

  • 交叉测量:对板材等均匀材料,可在相互垂直方向测量,验证厚度一致性。

  • 最小厚度定位:若检测腐蚀或磨损,需移动探头寻找局部最小厚度点(如管道弯头、容器拐角)。

3. 仪器参数设置

  • 声速设置:根据试样材质输入准确声速(如钢≈5900m/s,铝≈6300m/s),若材质未知可通过对比法校准。

  • 模式选择

    • 脉冲回波模式:适用于单一材料厚度测量(读取一次底波信号)。

    • 穿透模式:用于强衰减材料或多层结构(需双探头对测,避免单探头信号过弱)。


  • 增益调节:若底波信号较弱,可适当增大增益,但需避免信号饱和失真。

三、特殊场景注意事项

1. 多层结构或复合材质

  • 区分界面回波:多层材料可能产生多个界面回波,需通过波形分析判断有效底波(如基材与涂层的分界)。

  • 避免误测:复合材质(如堆焊层、镀层)需确认仪器是否支持多层厚度测量功能,或采用剥离法单独测量。

2. 高温或低温环境

  • 高温探头:使用耐高温探头(如陶瓷探头,耐温可达 400℃以上),并搭配高温耦合剂(如石墨粉、液态玻璃)。

  • 冷却处理:对无法降温的高温试样,需控制测量时间,避免探头过热损坏。

3. 高衰减材料

  • 低频率探头:如橡胶、复合材料,选用 1~2MHz 探头降低声能衰减。

  • 增加耦合压力:适当增大探头与试样的接触压力,提升声能传递效率。

四、数据记录与异常处理

1. 记录要素

  • 记录测量部位、表面状态、耦合剂类型、仪器参数(如声速、频率)及测量值。

  • 对异常值(如厚度突变)需标记并重复测量,确认是否为材质缺陷(如裂纹、夹层)或操作误差。

2. 异常情况处理

  • 无回波:检查表面耦合、探头接触或材质是否为高衰减材料(如疏松铸件)。

  • 回波混乱:可能为内部缺陷(如气孔、夹渣),需结合其他检测手段(如超声探伤)进一步分析。

  • 厚度偏差超预期:排除仪器校准、声速设置错误后,可能为材料热处理状态或成分变化导致声速差异。

五、安全与维护

  • 设备防护:避免探头撞击坚硬表面,定期清洁探头接触面,防止耦合剂干结影响性能。

  • 环境安全:在易燃易爆场合使用防爆型超声波测厚仪,确保操作符合安全规范。


总结:超声波测厚的准确性依赖于仪器校准、表面处理、耦合效果及操作规范性。针对不同材质和场景灵活调整参数,并结合多次测量和波形分析,可有效提升检测可靠性。


TM-8816-6.png

本文出自广州兰泰仪器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关于兰泰仪器资讯,请点击:www.landteknet.com.cn,24小时热线电话:13794373895或020-81503958